Sunday, January 31, 2016

冬天容易發生的眼科疾病

在寒冷的季節裡,除了注意氣候的變化增添衣物保暖,也要留心冬天容易發生的眼科疾病。

四十幾歲的李先生,年輕時曾接受過近視雷射手術,本來不戴眼鏡時視線清晰。但近年來,隨著年紀增長,夏天時視力還好;但一進入冬天,氣候乾燥,眼白不僅出現血絲,還出現看東西模糊的現象。因為工作繁忙,終於無法忍耐到眼科就醫,經由淚液試驗,發現淚液分泌下降,證實有乾眼症;經由眼科醫師開立人工淚液,並建議他適宜的生活與用眼習慣,控制眼睛盯電腦或電視螢幕的時間後,現在即使身處寒冬,依然可以維持良好的視力品質,眼部也舒適多了。

七十幾歲的陳伯母,因為眼睛乾燥,到眼科就醫後,已經由淚液試驗,發現淚液分泌不足,確實得到乾眼症;經由眼科醫師開立人工淚液,按時點藥,眼部症狀得到緩解。就診期間,她又因為白內障造成視力下降,接受左眼白內障手術,手術後一週,視力就由術前的 0.05 進步到術後 0.9。原本很滿意的要準備要求眼科醫師安排右眼手術,卻突然掛號說右眼外側眼白出現血塊;醫師檢查發現結膜下出血。一問之下,原來陳伯母覺得視力恢復後,就可以不用再點人工淚液;因為眨眼時眼皮內面與結膜表面持續摩擦,所以扯破結膜血管而出血

殊不知接受過眼科手術,例如常見的白內障手術,近視雷射手術,會造成暫時性眼表面感覺神經異常,已經無法刺激淚腺正常分泌;若病患本來就有乾眼症,又忽略按時眼藥的必要性,就容易引發結膜下出血。

冬季眼科小常識(一)乾眼症

淚液分布在眼表面,厚度僅僅 6.6 微米,即使這麼薄的一層液體,對於眼表面的健康維持卻非常重要。淚液與眼角膜形成的介面光滑平整與否,也影響視線的清晰度。乾眼症患者是目前眼科病人中最大的族群之一。乾眼症在總人口中,盛行率大約15-20%,年齡越高,盛行率越高。而且女性比男性好發,停經後的婦女,幾乎八成皆為眼睛乾燥所苦,包括眼睛出現血絲、乾澀、畏光、異物感、灼熱感、癢痛,模糊或疲倦的症狀。接受過近視雷射的人,發生乾眼症的機率也比一般人高。

乾眼症常被忽略的原因,是因為除非到第四度嚴重乾眼症併發角膜上皮破損或感染、結痂,否則並無特別專屬於乾眼症的症狀。有時眼睛太乾、保護角膜的基本淚液(由外而內可分為油脂層、水液層、黏液層共三層)不足,反而刺激反射性的淚液分泌過多,而造成常常流眼淚擦不完的症狀,但此種反射性的淚液多為水液,缺乏黏液層的支撐,只能隨著地心引力而流出眼外,無法附著於角膜表面,達到保護角膜的效果。另外冬令進補飲食偏油膩,也會使眼皮周圍的油脂分泌異常旺盛,淚液變得濃稠,造成眼睛乾澀感。

冬天受寒風吹襲,眼睛更易乾澀刺痛;尤其在室內若又使用暖氣,空氣乾燥時更容易不適。要記得適度補充人工淚液,人工淚液與生理食鹽水大不同,它除了提供眼部表面潤濕等效用外,尚有稀釋發炎物質、降低淚液滲透壓等效用,故為乾眼症病患最常使用之療法。此外注意保濕,使用暖氣空調或在比較乾燥的房間,可考慮放一盆溫水增加濕度;出門要記得戴防風眼鏡,避免風沙直接吹襲眼睛。

冬季眼科小常識(二)結膜下出血

天氣變冷時體表血管會收縮,血壓跟著升高。若因為年紀增長加上高血壓、高血脂、或高血糖造成血管彈性差,則容易結膜血管破裂造成結膜下出血(圖一)。如果本身又有乾眼症,因為眨眼動作時眼皮內面與結膜表面摩擦力變大,更容易扯破血管而出血。其實結膜下出血大多不會影響視力,頂多只有輕微不適,但忽然眼白變紅,還是會引發當事人緊張,甚至掛急診,經由眼科醫師解釋,才發現虛驚一場。

冬季眼科小常識(三)過敏性結膜炎

通常過敏性體質患者在天氣轉涼時,眼睛會變得更敏感,容易紅癢,並產生白色分泌物。治療過敏性結膜炎眼藥水可分為含類固醇與非類固醇兩類,非類固醇藥物包括巨細胞安定劑,在春天及冬天過敏好發的季節,也可以預防性的使用在經常過敏的病人身上,屬於保養性質;還有抗組織胺藥水能改善過敏反應。急性期醫師多會開立含類固醇的藥水,只要遵照醫囑短期使用,不必過於擔心副作用。還要切記眼睛癢時不要去揉眼睛,可以適度冷敷緩解癢感。

冬季眼科小常識(四)急性青光眼

急性隅角閉鎖型青光眼多發生在五、六十歲以上長者。冬天由於日照時間短,瞳孔放大時間長,如此眼內的房水,從眼晴後方經由瞳孔流向前房的管道會變得狹窄,而使得房水灪積在後房,使得後房壓力升高而將虹膜向前推擠,淺房狹窄(圖二),造成對外引流的小樑通道被堵住,隅角閉鎖,眼壓便會急速升高。危險因子包括女性、遠視、東方人、或有家族史的人,特徵多為眼球較小較短,眼內組織擁擠,眼壓更容易飆高。急性青光眼眼壓典型症狀包括頭痛、視力模糊、光線周圍出現彩色光暈、噁心嘔吐、結膜充血、角膜水腫, 前房狹窄, 固定且半擴張的瞳孔, 急性青光眼相當危險,一定要馬上就診,否則幾天內就會喪失視力。

冬季眼科小常識(五)眼睛中風

寒流來襲,腦中風病例頻傳,要小心「眼睛中風」也可能無聲無息侵門踏戶。視網膜血管堵塞就是俗稱「眼睛中風」,包含「視網膜動脈阻塞」(圖三)、「視網膜靜脈阻塞」(圖四)。而依阻塞位置不同,又可分為分支視網膜動(靜)脈阻塞、與中央視網膜動(靜)脈阻塞。

視網膜血管阻塞成因包括:凝血機制異常,血糖、血脂或膽固醇過高,高血壓控制不佳,血管硬化等。致病危險因子包括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抽煙,連續熬夜等。青光眼患者,因眼壓過高,罹患機率也上升。

眼睛中風主要發生在五十歲以上中老年人,發生時間常在早晚溫差大的冬天;但即使青壯年也要維持良好生活習慣,近來也有年輕人,因工作勞累,引發視網膜靜脈阻塞。

視網膜靜脈阻塞,會造成視力突然下降;若阻塞嚴重不治療,不僅引發視網膜新生血管,引起玻璃體出血,甚至視網膜剝離。最嚴重會引起青光眼,非但失明,且眼部會劇烈疼痛。所以一旦發現視力異常,應馬上就醫,以免錯過治療黃金期,造成視力不可逆的傷害。

冬季眼科小常識(六)葡萄膜炎

葡萄膜是眼內具緻密血管的組織,因為呈深紫色,因而得名。當葡萄膜發炎就是葡萄膜炎,由於葡萄膜含豐富血流,供應眼球重要組織營養,因此葡萄膜發炎,便可能造成角膜、視網膜、鞏膜、與視神經的損傷,所以葡萄膜炎遠較其他眼表面的結膜炎、或角膜炎更容易造成視力不可逆的傷害。

大部份葡萄膜炎若早期正確診斷,積極藥物或手術治療,多可控制病情;但若延誤就醫,就可能引發併發症,如白內障、青光眼、黃斑部水腫、視網膜壞死等。 美國葡萄膜炎佔每年眼盲病因一成,所以已開發國家將葡萄膜炎列為致盲首要疾病之一。葡萄膜炎患者部分合併全身自體免疫疾病,如僵直性脊椎炎或風濕性關節炎等,所以對於葡萄膜炎最好能針對確切病因進行治療。


冬季眼科小常識 () 不當進補造成眼內出血

趙伯父因為右眼出現漂浮物遮住視線,醫師檢查發現玻璃體出血(圖一),詢問用藥史,他說只有吃健康食品;醫師發現成分有通血路魚油;而他所服用安神丸,裡面也含當歸。當大眾為了「無病強身」時攝取好幾種保健食品時,卻可能吃進過量活血藥物。

在冷冽的冬季,不僅身體必須抗寒,眼睛也接受內外挑戰。特此介紹氣候寒冷與溫度變化時容易發生或惡化的幾種眼疾。平時應做好預防保健工作,發現問題即早就醫,才不會對視力造成永久性損傷。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