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October 31, 2015

舊瓶裝新酒「Eales' disease」



「Eales' disease」是由 Henry Eales 在西元 1880年首先報告,當時認為是非發炎性的網膜疾病,後來演變為視網膜血管的自發性發炎疾患(主要是影響靜脈)。病徵是反覆發作的視網膜與玻璃體出血,造成忽然視力下降。近來研究文獻認為 多與結核病(tuberculosis)相關,多發生於特定地區(如印度),與特定年齡層(15 到 40 歲)。

在2013年Journal of Opthalmic Inflammation and Infection有一篇關於「Eales' disease」診斷與治療的回顧,Biswas等人提出新的疾病分期系統,Stage I 為Periphlebitis of small (Ia) and large (Ib) caliber vessels with superficial retinal hemorrhages,Stage IIa 為 Capillary nonperfusion,Stage IIb 為Revascularization elsewhere/of the disc,Stage IIIa 為Fibrovascular proliferation,Stage IIIb 為Vitreous hemorrhage,Stage IVa 為Traction/combined rhegmatogenous retinal detachment,Stage IVb 為Rubeosis iridis, neovascular glaucoma, complicated cataract, and optic atrophy。

關於「Eales' disease」的致病機轉,現在多認為與結核病及對tuberculoprotein的超敏反應(hypersensitivity)相關。50-70% 從Eales' disease 病患眼裡拿出的視網膜上膜以聚合連鎖反應(PCR)可驗出結核桿菌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其中MPB64 gene是最常被檢出的。但用玻璃體檢體培養並沒有長出結核桿菌,據以推論「Eales' disease」患者眼內可能沒有帶活菌,只有無活性的菌體或結核桿菌的片段 DNA。有研究推測「Eales' disease」免疫發炎造成的組織傷害,是被隔絕於眼球內的無活性結核桿菌所誘發,因為還是與典型的結核性視網膜血管炎大多發生於雙側,且發炎較嚴重有所不同。

「Eales' disease」的治療,包括(一)藥物治療:在活躍的血管周圍炎階段,皮質類固醇是主要使用的控制發炎藥物;如果病患皮膚結核菌素測試陽性,可給予抗結核藥物治療為期九個月。黃斑部水腫雖少見,但發生時,可使用後結膜下注射triamcinolone。補充抗氧化劑:如維生素E,C和A,胡蘿蔔素,銅,鋅和硒。當病患對類固醇治療反應不佳時,可考慮使用cyclosporine或 azathioprine。(二)網膜雷射治療:針對微血管無灌注的網膜,可施予雷射治療。(三)玻璃體內注射藥物:由於網膜缺血與慢性發炎,造成血管內皮生長因子濃度上升,所以玻璃體內注射bevacizumab,有用來使用於消退新生血管,雖然可能使玻璃體出血加速吸收,但亦可能增加牽扯性視網膜剝離的風險;至於以 ranibizumab 或 aflibercept 治療目前沒有報告。此外玻璃體內注射triamcinolone,雖可降低發炎,但有青光眼與白內障的併發症。(四)玻璃體切除手術:針對吸收緩慢的玻璃體出血,或併發視網膜剝離時,可進行手術治療,包括眼內雷射等術式。

近來已傾向於將「Eales' disease」稱為presumed tuberculous retinal periphlebitis,可用抗結核藥物加上短期口服類固醇來治療。若檢查結果排除結核感染,則可稱為 idiopathic occlusive vasculitis。但皮膚結核菌素測試缺點有判斷不易、需要專業受訓人員,病人需要48 至72 小時回診,在施打過卡介苗族群或非結核分枝桿菌感染患者易產生偽陽性。在免疫不全患者如愛滋病毒感染者則易呈現偽陰性。

全血丙型干擾素檢驗(T-cell interferon-gamma release assays, QuantiFERON) 為免疫診斷方法,可測量 T cells 因為特異性結核分枝桿菌抗原刺激所製造的丙型干擾素;感染過結核的淋巴球會活化並分泌丙型干擾素,再經由 E L I S A (Q F T - G )或 E L I S P O T 的方法(T -S POT . T B)來進行丙型干擾素的偵測及定量;越多結核分枝桿菌,全血檢測出的量越高。全血丙型干擾素檢驗可據以分辨施打過卡介苗族群或實際感染的病患,但是無法區別潛伏性結核和活動性結核。最近的研究顯示全血丙型干擾素檢驗對於結核性葡萄膜炎的診斷,優於皮膚結核菌素測試。此外可考慮安排核磁共振鑑別診斷視神經炎引發之視網膜新生血管。

「Eales' disease」這個病名,也許有天會成為歷史名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