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November 30, 2005

Think of me

明年二月要去國家音樂廳看歌劇魅影,票價頗貴,於是比照大學時代,去看邦喬飛等演唱會之前,努力把 VCD 和歌詞 K 熟,屆時來他一個大合唱;這是甜美的 Christine 初試啼聲演唱的曲子,每次我工作煩悶,奔波在病房與門診間,總喜歡用我的橘色手機放在耳邊輕輕的聽,這也是孩子的最愛哦。

Think of me
Think of me fondly
When we've said goodbye
Remember me
Once in a while
Please promise me
You'll try
When you find
That once again you long
To take your heart back
And be free
If you ever find
A moment
Spare a thought for me
We never said
Our love was evergreen
Or as unchanging as the sea
But if you can still remember
Stop and think of me
Think of all the things
We've shared and seen
Don't think about
The way things
Might have been
Think of me
Think of me waking
Silent and resigned
Imagine me
Trying too hard
To put you from my mind
Recall those days
Look back on all those times
Think of the things we'll never do
There will never be a day
When I won't think of you
Flowers fade
The fruits of summer fade
They have their seasons
So do we
But please promise me
That sometimes
You will think of me
--From The Phantom of Opera

麥田裡的烏鴉

梵谷一生最後的一幅畫。灰藍色的天空,許多飛散的烏鴉驚慌的顫動著,麥田中的麥穗一根根像刺似的,強風把麥田都吹亂了。完成這幅畫不久,梵谷就舉槍自殺了。

面對愛情的挑弄,維特不堪折磨,舉槍自盡了;歌德存活下來,寫出更多傳世的文章。受盡命運擺弄的人們,該選擇那一條路?每一個人生存在這世上,被許多人需要,只是有時會被幻覺所矇蔽。

畫家與作家有易感的手與腦,能表達出他的慌亂悲傷,但不能完全抒發他的情緒。我有一個無法靜止的頭腦,它的運轉不能給我渴求的答案,曾使我陷入痛苦無法自拔。幸好我還有一雙忠實的手,當它們在工作時,能使我從腦波的箝制中得到片刻的釋放,暫時的喘息。

Tuesday, November 29, 2005

身心靈完全的女人

前幾天在開刀房的女更衣室,碰到護長,她問我:

"外科可能會來一位男變女的變性醫師,妳會介意讓她在女更衣室換衣服嗎?她還沒確定是否會來,我只是想了解一下妳的意見。"

我想也沒想就回答:

"當然不介意,我相信她一定是下定決心才接受變性手術的,可能比我們的心理更像女人;而且我們在教會醫院,更要愛她,我甚至可以和她一起換衣服。"

護長完全無視於我的慷慨激昂義憤填膺,對我吐槽說:

"可是盲醫師,妳都去廁所換衣服,從來沒有和我們一起換衣服。"

"其實那位變性醫師已經來了,就是我!"

言歸正傳,這位可能加入我們陣容的可愛女醫師,不論妳現在身在何處,我張開雙臂歡迎妳,給你我的愛。

Monday, November 28, 2005

爆笑的妹妹


上星期帶著哥哥和妹妹去銀行開戶,他們必須在許多文件上簽上名字。一共有三位行員在受理,其中一位不會讀堃,所以她把資料傳給同事時說:「這份是那個 X X 什麼的。」

妹妹聽到後大聲說: 「是 X X 堃 (ㄎㄨㄣ)啦!」

那位小姐不好意思的說:「對不起,阿姨沒讀什麼書。」

「可是你是大人了!」妹妹理直氣壯的評論。

我.....

意志力與不肯絕望

每天查房,看門診,開刀,忙東忙西,常常覺得頭重腳輕。

在這小城裡作視網膜醫師,有時真的會感覺自己像林默娘,提著眼底鏡默默在守候居民的眼睛健康(包括那一位告我的病人,我也同樣關心)。

大都市裡的人,應該不缺我這種醫生吧,我去了雖不能錦上添花,但也不至於壞了一鍋粥。
暑假時和姊姊帶孩子去日本,第一天腳就受傷了,但是未來的三天,一天要去一個樂園。

我心想,既然來了,孩子又那麼期待,跟它拼了,於是拖著痛腳,八景島,Hello Kitty 樂園,該玩的一個也沒漏掉。

第四天在Disneyland,偌大的園區,玩到下午,我姊不行了,賴皮坐在路邊的椅子上;我半開玩笑半正經地對她說:

大姊,如果我到今天有一點小小的成就,你知道是為什麼嗎?

我姊沒力的搖搖頭,我說:

那就是意志力。不論是生活或工作上,有時候我覺得自己快不行了,我會鼓勵自己,再撐一下,也許就成了。就像我的腳現在那麼痛,我還是會想再撐一下就過去了,既然都來了日本。

於是我可憐的姊姊又跟我這個瘋子一直玩到晚上十點關園。

我心中常響起一首歌,歌詞是這樣的:
我淚流下,當你說我很堅強;不是那樣,我只是不肯絕望。

每日的生活工作與腦部活動,慢慢損耗著我的意志力;我開始體會到,意志力是對外的,是需要貫徹的,不僅強迫著自己,也壓榨著別人。不肯絕望,是個人咬著嘴唇,打落牙齒和血吞的同時,還能留給別人自在的空間。

其實我是個意志力薄弱的人,常常因為不想再承受痛苦,而希望就此停止呼吸。只因為還有一個不願意安於命運捉弄的硬頸,或是期待未來會有轉機的信仰,鼓勵自己不要絕望。

我是很脆弱的,只是我現在還不願絕望。

Sunday, November 27, 2005

懷孕期常見的視網膜疾病


陳小姐,二十九歲,在第一胎懷孕期間發生子癇前症,有高血壓的問題﹔孩子出生後自覺視力減退,經眼科醫師檢查眼底,有小動脈管徑狹窄,視網膜水腫等現象,接受螢光眼底攝影檢查,發現是高血壓引起的視網膜脈胳膜病變。

準媽媽在懷孕期身體的許多變化,同時也會影響網膜及脈胳膜。不僅對已存在的視網膜疾病有影響,也可能產生新的視網膜疾病。雖然大多數疾病在產後數個月至少會部分恢復,但若是孕期高血壓所引起的網膜小血管阻塞,則可能會對視力造成永久的影響。懷孕期常見的視網膜疾病主要可分以下幾種﹕

一、正常懷孕期可能發生的視網膜疾病﹕包括中心性視網膜病變,葡萄膜黑色素腫瘤等。前者的典型病變是黃斑部有一圓形或橢圓形之局部視網膜剝離,可能與孕期母體所承受的壓力有關,大多預後良好,網膜下液在幾個月後絕大多數會吸收﹔但即使視力已恢復至一點零,病人能可能有輕微的永久視覺功能變化。後者為一種惡性腫瘤,由於孕期免疫功能與荷爾蒙的變化,可能造成癌細胞的增生,此種疾病在白種人較常見。

二、已存在的視網膜疾病在懷孕期的變化﹕最值得注意的就是糖尿病視網膜症﹔患有糖尿病的婦女,在懷孕前就必須接受眼科視網膜的檢查,若已出現增殖性糖尿病視網膜症或黃斑部水腫,最好先接受治療,待病變穩定後再懷孕﹔一般說來,糖尿病視網膜症在懷孕期間會進展較為快速,但生產後大多可以好轉﹔在婦產科與眼科醫師共同妥善的照顧下,糖尿病視網膜病變並不是懷孕或自然生產的禁忌。

三、 與懷孕相關的疾病可能引發的視網膜問題﹕最重要的是子癇前症或子癇症所引發的高血壓﹔子癇前症包括高血壓,水腫,及高血壓﹔若再發生癲癇,就是子癇症了。一般健康的婦女若第一次懷孕,大約有百分之五可能會發生子癇前症,其中約百分之二十五會有眼部的變化,包括視網膜病變,漿液性視網膜剝離,玻璃體出血等。此外由於懷孕期的體質是處於高凝血狀態,若孕婦本身已有凝血方面的問題,也會使網膜血管發生阻塞的機率升高。有時嚴重的孕吐,可能會造成視網膜出血。

四、分娩可能引發的視網膜問題﹕文獻曾報告過的包括羊水栓塞造成的網膜小動脈阻塞,內因性眼內炎,黃斑部病變等。台灣因為近視盛行率高,許多孕婦有近視引發的視網膜退化,或曾接受過視網膜剝離復位手術的病史,但一般認為自然生產並不會增加視網膜剝離的危險,不必因此顧慮而選擇剖腹產。

眼底檢查常用的散瞳劑或局部麻醉眼藥水,目前並無引起胎兒畸形的報告,但使用時仍需小心,最好能在點藥水後輕壓內側眼角五分鐘,以減少全身的吸收。至於眼科用來診斷視網膜疾病的螢光眼底攝影檢查,雖然所使用的螢光顯影劑會通過胎盤到達胎兒,目前並未證實會對胎兒產生不良影響。即使如此,除非對進一步治療十分必要,大多避免為孕婦施行此項檢查。至於生產後,因為新生兒的排泄系統尚未發育完全,若哺乳婦女必須接受螢光眼底攝影檢查,最好至少停餵母乳三天,並將母乳排空,以免使螢光顯影劑聚積在嬰兒體內。

天下的母親都是偉大的,為了小寶寶,懷孕時必須承擔許多風險,所幸大多數懷孕期發生的視網膜疾病,在產後數個月都至少可以部分恢復。對於準媽媽,家人應該有更多的支持與體貼,來減輕孕產婦身心的壓力,同時提醒她們定期產檢,有眼部問題時也應儘早讓眼科醫師診查﹔在婦產科與眼科醫師的通力合作下,給予準媽媽最妥善和及時的照顧。

Saturday, November 26, 2005

早產兒視網膜病變的篩檢與治療


隨著新生兒醫療照顧的進步,許多不耐寂寞提早呱呱落地的早產兒,都能存活下來,因此早產兒視網膜病變的篩檢也越來越重要。造成早產兒視網膜病變的主要危險因子,包括較小的懷孕週數較低的出生體重,以及使用氧氣期間的長短。在這些高危險群的早產兒中,大約有百分之十五會發生早產兒視網膜病變,其中百分之六十可能會回復,但有百分之五需要進一步治療,也可能對未來視力發展有重大影響。

胎兒的網膜血管大約在受精後第十六週開始發育,在第三十六週時長至鼻側網膜,在第四十至四十二週時長至顳側網膜後才大功告成,所以媽媽肚中的胎兒若提早出生,他的網膜血管就尚未發育完全。早產兒視網膜病變主要分五期,第一期有一條平坦的分界線,分隔網膜血管尚未發育的區域,當這條分界線出現高度及寬度時,則進入第二期第三期可見網膜外的纖維血管增生,第四期發生局部的網膜剝離,第五期網膜就全部剝離了。

一般說來,所有懷孕週數二十三週以下,出生體重一千五百克以下的新生兒﹔或是懷孕週數三十六週以下,出生體重兩千克以下的新生兒,他在出生後有嚴重呼吸窘迫、敗血症、或使用氧氣超過六星期﹔或是雙胞胎之一符合篩檢條件的另一位嬰兒,皆需接受視網膜檢查。至於視網膜檢查的時機大致為出生後四至六週,只要嬰兒身體狀況穩定即應安排﹔如果第一次檢查沒有發現早產兒視網膜病變,但網膜血管尚未發育完全,則在一至兩週後再檢查一次﹔如果發現初期早產兒視網膜病變,則應一週後再檢查一次﹔若已發現較嚴重的早產兒視網膜病變,三到四天就必須追蹤了,以決定是否進一步治療。

若把網膜區分為十二等份,當第三期網膜外纖維血管增生,已出現連續五等份以上,或雖有間隔但已累積八等份以上,同時併有網膜後極部血管扭曲與擴張的現象時,就必須盡快治療。治療的方法主要是冷凍雷射,由於雷射不需全身麻醉,對早產兒身體較無不良影響,近年來較常使用。如果進行至第四期甚至第五期,則必須由網膜專科醫師施行鞏膜扣壓術玻璃體切除術來使網膜復位。網膜狀況穩定之後,小兒眼科的追蹤十分重要,必須注意高度近視、斜視的問題,一旦發現應儘早矯正,以避免弱視。

由於早產兒的照顧,對於家庭與社會是一個沉重的負擔,所以孕婦應注意健康,按時產檢,與婦產科醫師配合,來避免胎兒提早來到人間。如果胎兒實在等不及要與家人見面,除了注意他的身體情形外,在出生四到六週後也應安排視網膜檢查。因為處理早產兒視網膜病變,最常見的失敗原因就是延遲診斷與治療,所以家屬必須與醫師密切配合,小兒科醫師與眼科醫師也要通力合作,來避免早產兒視力的嚴重喪失,許他們一個光明的未來。

Friday, November 25, 2005

糖尿病常見的眼科併發症


糖尿病是現今社會常見的文明病,約佔全人口比率百分之十,它主要是造成體內微細血管病變;糖尿病常見的眼科併發症,包括角膜表皮異常糖性白內障虹彩新生血管糖尿病視網膜症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缺血性神經病變,以及眼外肌麻痺。由於內科治療的進步,病患壽命的延長,使糖尿病視網膜症引起的視力喪失,對生活品質的影響更大。與糖尿病視網膜症的發作,最有關係的因素為糖尿病的型態,及患有糖尿病的時間長短。若患病超過二十年,幾乎所有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患者,以及百分之六十以上的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患者,都會出現視網膜病變。

糖尿病患者失明的危險性,比一般人高二十五倍。在先進國家,糖尿病視網膜症已成為六十五歲以下人口失明的首要原因。糖尿病視網膜症在初期通常病人沒什麼感覺,所以定期的眼科檢查是十分重要的。雖然醫學日新月異,目前對於糖尿病視網膜症,仍然沒有預防或治療的方法,所以儘早發現視網膜病變,且及時接受適當的雷射治療,是避免視力嚴重喪失的最重要目標。雷射的原理是以雷射光的能量,凝固破壞部份視網膜組織,降低網膜耗氧量,抑制缺氧視網膜組織繼續釋放新生血管因子,降低新生血管形成的機會。

在眼科門診中,醫師面對糖尿病視網膜症患者,經常聽到的疑問是:「醫生,為什麼我的眼睛,打完雷射後越來越模糊?」不然就是埋怨:「本來還看得到,被之前的醫師打了雷射,眼睛就越來越差了。」偶爾也會看到病人打了一兩次雷射後就消失了,等到再出現時,已經因為嚴重的玻璃體出血或視網膜剝離,視力嚴重喪失,必須接受玻璃體切除術等進一步手術處理。

沒有任何眼科醫生會存心把病人視力弄差,我們總是盡力給病人最妥善的治療;全網膜雷射不僅使糖尿病視網膜症患者擔心受怕,也讓醫師說得口沫橫飛,打得頭昏眼花,那什麼時候要打雷射,誰又應該接受雷射呢?需要接受雷射治療的糖尿病視網膜症患者,真的了解醫生是為他們好嗎?
糖尿病視網膜症主要可分兩型,包括非增殖性以及增殖性糖尿病視網膜症。前者一般較輕微,對視力的影響不大;但若同時出現黃斑部(網膜中心)水腫,病人視力會明顯下降,此時若施行局部黃斑部雷射,在三年內視力下降的機率可減少一半;若網膜上已出現新生血管、纖維組織增生、玻璃體出血,則已進入增殖性糖尿病視網膜症階段,通常病人視力已有嚴重障礙,但若及時接受全網膜雷射治療,大約有百分之九十五的機會,可以維持視力在5/200以上,至少可供日常生活所需;如果沒有適時雷射,約百分之六十的病人在五年內視力會嚴重惡化。其實全網膜雷射的終極目標,在於防止未來視力嚴重喪失,影響生活起居;雖然雷射後視力在短期內大多不會明顯改善,但長期來看,可以使糖尿病視網膜症繼續惡化的機會顯著減少。但如果增殖性糖尿病視網膜症,已嚴重到產生黃斑部視網膜剝離,或持續性玻璃體出血,則須考慮施行玻璃體切除術,來清除新生血管纖維組織與玻璃體出血,以搶救視力。

糖尿病視網膜症發生初期,並不會有視力上的變化。知道本身有糖尿病之後,每年應至少接受一次視網膜檢查。患病五年以上,更應增加為每半年一次。良好的血糖控制,並不保證視網膜症就不會發生。對於糖尿病視網膜症的治療,雖然坊間有許多祕方在流傳,事實上目前醫學上唯一證實的是,糖尿病患者只有經由良好的血糖控制,終身定期眼科檢查,以及在必要時接受網膜雷射或玻璃體切除術治療,才能對自己的眼睛狀況有正面的幫助。同時要注意懷孕、高血壓、腎臟病、肥胖及高血脂症,也會對糖尿病視網膜症有不好的影響;所以糖尿病患者必須與各科醫師密切配合,不要病急亂投醫,輕信祕方,以及錯過治療先機,又損害身體健康。

Thursday, November 24, 2005

中心性視網膜病變


中心性視網膜病變是門診常見的疾病,好發於年輕及中年人(20至45歲),男女之比例約為10比1。患者在疾病發作前常有生活壓力變大,情緒波動之經驗。許多患者為工作狂,或其職業須長時間用眼,如老師、司機、程式設計師等。病人往往主訴單眼視物時,中心視力變模糊、視野中心有暗點、線條扭曲、物體縮小。病人視力雖常僅降低一二行,且以凸透鏡可矯正至正常,但會覺得物體亮度及顏色不足,照光後視力復原亦須時較久。病人一般無明顯之既往歷。
*眼底表徵
典型病變是黃斑部有一圓形或橢圓形之局部視網膜剝離。大小約一個視神經盤,顏色較周圍網膜略暗。剝離之視網膜背面,常可見許多黃色點狀沉澱物。一眼有典型之病變,另一眼若檢查出黃斑部附近局部一處或數處之色素變化,通常表示另一眼也曾有中心性視網膜病變,但因未影響黃斑部中心而不為病人察覺。除了眼底變化外,一般患者眼前部正常,前房及玻璃體不會有炎細胞。
*螢光攝影變化
典型病變為早期黃斑部或附近有高螢光之點,或有圓形或橢圓形高螢光區。初期之高螢光點在後期可見螢光點擴大或染劑由螢光點向上方冒再散開,有如煙囪之煙或撐開之傘。色素萎縮區,可見初期高螢光點成簌之聚集,但在晚期則會隨背景螢光退去。這些區域,表示中心性視網膜病變曾在此處發生過。典型中心性視網膜病變之滲漏點一般一至兩個,超過七個以上之滲漏點要考慮其他病變。
*致病機轉
目前研究證據顯示與中心性視網膜病變有關之因素包括:體內高的可體松濃度;眼內局部腎上腺素之變化可能使脈絡微血管通透性增加,色素細胞局部受損,導致滲出液形成。至於類固醇如何影響局部脈絡微血管通透則不十分明瞭。可能經由類固醇對細胞膜離子傳送、酵素製造、微血管脆弱性、傷口癒合之作用而產生。

*鑑別診斷
典型病變----凡造成局部黃斑部剝離之疾病,均須與典型之中心性視網膜病變作鑑別診斷。這包括:
1視神經盤凹陷伴隨之黃斑病變。視神經盤凹陷可發生局部黃斑部剝離、續發生於反覆剝離之局部黃斑部色素變化、及黃斑部網膜分裂。視神經盤凹陷之黃斑部剝離可以與凹陷無明顯相連,或與凹陷僅有一狹窄通路相連。其剝離範圍大小與中心性視網膜病變相差不多。故任何懷疑中心性視網膜病變的病患均應同時檢查視神經盤。
2.脈絡膜腫瘤。位於黃斑部之腫瘤,或黃斑部上方之腫瘤可產生視網膜下液堆積於黃斑部。較常見的是脈絡膜微血管瘤、脈絡膜轉移性腫瘤、黑色素瘤等。瀰漫性腫瘤如瀰漫性脈絡膜血管瘤、反應性類淋巴性增生也可破壞色素層完整性而導致黃斑部下液體滲漏。
3.惡性高血壓膠原血管性疾病妊娠毒血症等病,可造成脈絡膜缺血及其上之色素細胞傷害,使脈絡膜滲出液產生,造成黃斑部剝離。
4.原田氏症。較初期或輕微之原田氏症僅有一個或數個區域視神經附近之網膜剝離。若注意到兩側性視神經充血、脈絡膜增厚引起之網膜黃斑部細微小縐褶,則較支持原田氏症之診斷。螢光眼底攝影在晚期可見到許多點狀滲漏
5.其他脈絡膜炎性疾病,如後鞏膜炎,交感性眼炎。
6.葡萄膜滲液症候群。不完全後玻璃體剝離造成黃斑部牽引引起之黃斑部剝離,此病症多發生於老年人,並可看見玻璃體膜與視網膜相連之縐褶。老年性黃斑部病變,單獨之色素層剝離或續發於黃斑部下新生血管之黃斑部剝離,有時易與中心性視網膜病變混淆,硬性滲出物及出血是老年性黃斑部病變主要之線索。
7.裂孔性視網膜剝離鞏膜扣壓術後。在網膜下積液吸收後,有時在後極部或顳側有單獨一個或兩個的局部網膜下積液區,也可能出現類似中心性視網膜病變之黃色點狀沉澱,有時常過數月才消失。此情況也須與典型中心性視網膜病變分別。

*治療與預後
中心性視網膜病變兩眼同時或先後發生症狀的病人並不多見,約10%至20%,但兩眼均有病變之螢光眼底攝影證據則約40%,脈絡膜新生血管出現比率小於5%。
典型之中心性視網膜病變預後良好。在雷射治療後或不必治療,網膜下液絕大多數會吸收,而視力則在6個月內均有機會進步。但即使視力已恢復至1.0,病人仍可能有輕微的永久視覺功能變化,如中心視力較另一眼暗,對比敏感度較差,視物曲扭等。反覆發作之中心性視網膜病變則視力可能降至0.5左右或更低。網膜下液吸收後,眼底正常或留下一些色素顆粒之變化。
視網膜色素層剝離常須較久時間吸收,且易留下明顯之色素變化,黃斑部視力預後較差。慢性中心性視網膜病變則視力預後更差,大多數無法恢復正常視力,甚至可以低至0.1以下,黃斑部常留下較大範圍之色素變化,同樣以螢光攝影可更清楚的觀察到。
水泡視網膜剝離則視黃斑剝離時間長短,有無黃斑部網膜下纖維,而決定視力恢復程度。一般很難恢復到0.5以上之視力。若剝離太久,或出現併發症,如新生血管產生玻璃體出血,或虹膜新生血管,則視力可能降至辨指數或手動。

Wednesday, November 23, 2005

眼科雷射二三事

現代醫學日新月異,雷射在醫療上的應用也愈來愈廣泛,若再冠上「奈米」二字,對病患更有吸引力。眼睛本身就是一種光學系統,將不同波長的雷射能量,經過精密儀器的導引,可以到達眼睛內各個組織,而治療特定的疾病;所以雷射在眼科應用的範圍日漸廣泛,而且能達到不錯的治療效果。但在病患得到醫療進步便利的同時,也使民眾眼花撩亂。在門診常聽到因視網膜裂孔,需接受雷射光凝治療的病人詢問:「我是不是打完雷射後,就沒有近視了?」或是「白內障治療是不是可以用雷射而不必開刀 ?」以下就將眼科常用雷射的種類與應用作一簡要的介紹。
眼科常用的雷射包括氬氣二極體雷射,可治療糖尿病視網膜病變,降低糖尿病患者失明的機率;針對視網膜裂孔或變薄,可以使用雷射光凝固的效果,將裂孔封住或補強,以避免視網膜剝離的發生;高血壓、高血脂、或動脈硬化造成的視網膜動脈或靜脈阻塞,在視網膜血液循環不良的情形下,可利用雷射預防不正常的新生血管生成,降低引發青光眼及失明的危險。對於復發性或視力恢復不良的中心性視網膜脈絡膜病變,可針對滲漏點以雷射處理,以增進視力。

釹雅克雷射後囊切開術,可治療白內障手術後發生的續發性白內障,將增厚混濁之後囊切開,以改善視力;釹雅克雷射虹膜造孔術,是利用雷射將周邊虹膜作一個小孔,增進前後房的房水流通,來治療隅角閉鎖性青光眼,一般情況下可以免除手術,又能達到降低眼壓的效果。

準分子雷射係利用雷射光在眼角膜上作組織切除,主要利用雷射能量破壞角膜分子鍵,來達到角膜組織氣化切除之目的,可治療近視、散光等屈光不正,或其他角膜病變;二氧化碳雷射可以讓組織氣化,用於切除眼瞼腫瘤,有減低出血的效果

近年發展的經瞳孔雷射熱療法,是用紅外線雷射,來照射脈絡膜新生血管;光動力療法,是先在病患靜脈內注射光敏感藥劑,再用雷射照射病灶,以上兩種治療對黃斑部脈絡膜新生血管的治療,可達到視力穩定或進步的效果。
雷射治療的位置,如果在角膜,表面仍有傷口,一般角膜雷射的傷口在一週內癒合,故一週後最好回醫院復診,判定治療效果;若在眼球內部,則外表是沒有傷口的,如視網膜裂孔的雷射光凝治療,但需要兩週時間才能效果完全。
目前白內障的治療,仍然需要用手術,包括傳統手術及超音波乳化術,即使白內障的雷射治療,已經有所進步,但尚未普遍應用於病患。即使雷射科技應用日廣,藥物、雷射以及手術,都是眼科醫師的重要武器,三者可以互相合作,增強治療效果,缺一不可。

Tuesday, November 22, 2005

治療黃斑部病變 搶救視力


老年性黃斑部病變」是五十歲以上的老年人,視力退化常見的疾病之一,年紀越大,盛行率也越高,通常會由單側先發生,最後雙眼視力嚴重衰退;對老人家生活品質的影響,實在輕忽不得。在歐美地區,「老年性黃斑部病變」往往是失明的首要原因。在台灣根據統計,也僅次於白內障。
所謂黃斑部,是在眼球正後方,位於視網膜中心;因為此處含有黃色色素,所以被稱為黃斑部。通常眼睛直視前方,光線透過眼角膜及水晶體,影像最後就是聚焦在黃斑部。因為黃斑部集中大部分的錐狀感光細胞,是視覺最敏銳的部位,負責閱讀或精細工作的視力。所以一旦遭受傷害或破壞,視力會急速減退,影像的中心部會變暗模糊不清,雖暫不至於全盲,但卻會在閱讀或近距離看東西時產生困擾。
老年性黃斑部病變真正的致病原因,至今仍然並不完全清楚,危險因子包括遺傳、性別(女多於男)、高血壓、心血管疾病、抽煙、及長時間強光照射,其中年齡是最重要的因子。在正常情況下,黃斑部與底下的脈絡膜之間,原本有一層具保護性的薄膜,由於上述可能原因,這些薄膜產生了裂縫,之後又形成疤痕,脈絡膜不正常的新生血管,便經由這些裂縫,長到結疤組織中;可是這些新生血管特別脆弱,管壁容易破裂出血,血液滲漏到黃斑部的下方,會破壞黃斑部精細的組織。

新療法 避免傷害網膜

老年性黃斑部病變大都可分為「視網膜脈絡膜萎縮性」以及「脈絡膜新生血管滲出性」兩種。
由於黃斑部的精細,一旦這個部位發生視網膜脈絡膜萎縮退化,是無法恢復的。目前有許多以手術來治療的研究在進行中,例如黃斑部轉位、網膜色素上皮移植等。至於脈絡膜新生血管滲出性的黃斑部病變,使用傳統氬雷射來治療黃斑部下的新生血管,雖然對防止未來視力嚴重喪失,長期看來有一定的效果;但由於雷射對正常網膜的傷害,用氬雷射或許可以阻止新生血管之擴散,但極可能在雷射後損失一部分視力。
醫學界一直在研究是否有更好的方法,能穿透網膜,不僅直接治療脈絡膜新生血管,同時可以減少對網膜正常組織的破壞。目前發展出來的包括「經瞳孔熱治療」,主要是將某特定波長的雷射光,以約六十秒的時間,投射到約三厘米直徑的網膜下區域,治療時網膜上升的溫度,約只有傳統雷射的四分之一,所以網膜受的傷害減少。由於此種治療對於病人不會太難受,所以一般老年人接受度較高。
最近的報告發現,接受經瞳孔熱治療的老年性黃斑部病變患者,約有三分之二可維持或改善視力。另外類似概念的治療方法還有光動力療法,是先在病患靜脈內注射光敏感藥劑,再用雷射照射病灶,此藥物目前必須自費。以上兩種治療對黃斑部脈絡膜新生血管的治療,可達到視力穩定或進步的效果。

助視器 改善病患視力

若視力已受損,則助視器通常可以改善視力。包括一些可裝設在眼鏡上,來放大影像的配備,或是手持式放大鏡、望遠鏡、特製的電視機。此外所看的書報,採用大字體印刷,再同時加強照明。目前另有一種望遠鏡型的人工水晶體,是植入眼內的助視器,可以恢復老年性黃斑部病變患者的一些視力。
黃斑部病變的預防十分重要。日常生活中應該避免強光直接刺激眼睛,外出時應配戴確能隔絕紫外線的太陽眼鏡,平常均衡食用含抗氧化功能維生素A、C、E,鋅,類胡蘿蔔素的食品,及控制血壓血脂,最好不抽煙。五十歲以上,且有以上所提到的危險因子的民眾,則需定期做眼睛檢查。眼科醫師可藉由眼底檢查、色覺檢查、或螢光眼底血管攝影,來診斷黃斑部病變,並及早治療。

Monday, November 21, 2005

感染性眼內炎-眼睛裡的蟲蟲危機

感染性眼內炎是一種因為細菌或黴菌感染,造成眼內發炎的現象;若是角膜潰瘍患者,或在眼部手術或外傷後,病菌從眼外侵入,稱為外因性眼內炎。如果是身體其他部位的感染,經由血液循環,使病菌進入眼球內,則是內因性眼內炎。糖尿病人、肝膿瘍患者、年紀較大、臥床者,抵抗力較弱,罹患眼內炎的機會也比常人要高。一旦不幸發生眼內炎,對眼睛組織的傷害十分嚴重,往往不易恢復原來的視力,也可能導致失明或眼球萎縮,控制不住時甚至必須摘除眼球,以避免眼外組織的感染。

一般說來,外因性眼內炎的發生率比內因性眼內炎高;白內障手術後有千分之一的機會可能發生急性術後細菌性眼內炎。病患在摘除白內障後兩週內,必須配合醫師追蹤檢查,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若不幸眼部外傷也一定要儘早就醫,以免延誤病情。近年來內因性眼內炎的病例有增加的趨勢,也有可能發生在沒有糖尿病或其他明顯身體感染的病人;如果眼睛忽然模糊、發紅或疼痛,千萬不要掉以輕心,要及時找眼科醫師檢查治療。

葉先生是一位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患者,他由於右手肘關節紅腫及疼痛,入院接受抗生素治療,幾天後無明顯改善,而且他覺得右眼視力變得模糊,眼科檢查發現右眼有嚴重眼內發炎及玻璃體混濁的現象,疑似黴菌感染造成的內因性眼內炎,經玻璃體切除手術及抗黴菌藥物治療後,眼內發炎和關節紅腫疼痛才獲得控制。

王先生由於幼年罹患小兒麻痺,下肢無力長期臥床,導致泌尿道感染反覆發作,而且有腎結石;最近他因為雙眼發紅及疼痛,到眼科門診檢查出雙眼有眼內發炎的現象,尿液檢查發現有細菌,疑似泌尿道感染引發的內因性眼內炎,緊急住院接受靜脈注射抗生素治療;但隔天左眼視力急速下降,且玻璃體變得更混濁,藉由玻璃體內廣效性抗生素注射,調整注射抗生素藥物後,眼內發炎才日漸改善。

謝女士並非糖尿病患者,兩天前右眼視力突然模糊,至眼科急診檢查發現右眼有眼內發炎、前房蓄膿及玻璃體混濁的現象,疑似內因性眼內炎,抽取右眼內少許玻璃體液,送至檢驗室培養出克雷白氏肺炎桿菌。全身詳細檢查仍找不到身體原發感染病灶。經緊急玻璃體切除手術及靜脈注射抗生素治療,右眼病程惡化快速,雖然感染得到控制,但眼球還是失去功能而萎縮。

感染性眼內炎的診斷除了靠眼科醫師臨床的高度警覺外,一旦懷疑病人感染外因性眼內炎,還必須抽取患眼內少許液體,送到檢驗室,進行病菌培養及藥物感受性試驗,找出致病的細菌或黴菌,以及有效的抗生素。因為病菌培養及藥物感受性試驗,需要幾天的時間,所以必須先給予眼內廣效性抗生素,其抗菌效果必須能殺死大多數的菌種,而且對視網膜傷害最小,經醫師詳細計算安全劑量後打入眼內。對於較嚴重的眼內炎,則需施行玻璃體切除術,以清除眼內的病菌及玻璃體混濁。

至於內因性眼內炎的治療,必須與感染內科及各專科醫師合作,找出身體原發感染病灶,如肝膿瘍、泌尿道感染等疾病,徹底治療,如果有糖尿病,也要好好控制血糖,並使用對眼部穿透力較好的抗生素;若初步處理後隔日,疼痛反而加劇,且前房蓄膿增加、角膜水腫惡化、玻璃體更混濁,表示眼內炎未獲控制,必須考慮眼內廣效性抗生素注射,或進一步玻璃體切除術。

對於任何疾病的處理,早期診斷,早期適當之治療,是最重要的。最令人擔心的是病情拖延太久,導致細菌數目繁殖過多,視網膜遭受嚴重破壞,即使感染控制住了,視力還是難以復原。而具有抗藥性之細菌,也可能讓醫師與病患束手無策;在台灣由於抗生素的濫用,克雷白氏肺炎桿菌引起的菌血症有增加的趨勢,已經成為公共衛生重視的問題。醫師與民眾必須小心使用抗生素,以免造成腸內常在菌種產生抗藥性,一旦腸道黏膜有微小的傷口,就可能因為具抗藥性的細菌進入血液,導致其他器官的感染,包括眼內炎。內因性眼內炎可能發生在非糖尿病患者,或是沒有其他明顯身體感染的病人,必須與非感染性的葡萄膜炎等其他疾病小心鑑別診斷,確定感染後及時選擇適當的抗生素治療,以挽救視力,同時避免其他身體器官的感染。